(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7日電)由工研院長轉任科技部長的徐爵民上任後強調入世、務實,卻慘遭批評,甚至認為獨厚老東家,順了姑意逆嫂意,如何化解學界疑慮及反彈力道,徐爵民應放下身段,智慧以對。從科技部的前身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勵補助的對象就是以各大學為主,但以往被詬病的就是學術研究補助指標多偏重論文數,成果很多都是束之高閣或被批評為「學術垃圾」,從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開始,在民國101年7月取消以RPI為衡量研究成果單一指標。值得一提的是,科技部在改制前,就已陸續推動多項產學鏈結政策,希望結合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法人經驗,在102年底規劃委託工研院執行「成立台灣智財經營組織與機制研究」及小蘋果園計畫等,希望協助台灣簡璆N工困境,再創經濟高峰。不過,被寄予重望,原任工研院長的徐爵民今年元月接掌科技部,卻因指出「台灣的科研經費運用應該要更務實,部分對於台灣不重要的研究將不再是科技部補助的重點」,引起部分學者反彈,擔心「基礎研究」經費遭到排躋。據統計,全國研發經費中屬政府投入者約新台幣1100億元,分由科技部、經濟部、衛生福利部、農業委員會及中央研究院等部會規劃執行。其中,科技部每年獲分配約400億元,用於支援學術研究、建構研發環境、培育獎勵科技人才及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等,並配合行政院政策協助跨部會推動時效性科技政策。科技部今年度科技預算414.8億元,其中編列211億元用於補助學術研究計畫,約占部內科技預算51%,與103年度425.8億元中的207億元相較,略有成長。且依科技部補助的專題研究計畫統計結果,據研究人員自行勾選研究性質區分,「基礎研究」與「應用研究」在核定件數與經費大致相當約為1:1。也就是說,科技部希望引導是研究人員思索研究計畫的社會效益,並沒有因此忽視基礎研究的重要性,對於補助「基礎研究」與「應用研究」經費配置也從來沒有任何變動規劃,並會持續支持基礎研究經費。至於媒體社論擔心徐爵民宣示重視「應用研究」,恐上行下效,產生傾斜效果,且重批徐爵民有獨厚老東家工研院科研經費的疑慮,徐爵民低調不表意見。但與徐爵民熟識的業界人士認為,徐爵民不喜歡在報紙上論戰,認為一切自有公評;不過,人和為貴,徐爵民主觀意識強,能否放下身段與學者溝通,還是要靠徐爵民自己智慧以對。1040417 |
留言列表